芳华

芳华不能拿奖了,不能反映文革灾难时代,老外不高兴


从“小麦行动”到中加建交

从“小麦行动”到中加建交

   原文/陈敦德    

1960 年

1960年10月,迪芬贝克总理改组政府,原担任北方事务与国家资源部部长的汉弥尔顿转而调任农业部长。汉弥尔顿一上任,马上就面临要解决前任遇到的一个大难题:50年代以来,加拿大产的谷物大量过剩,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生活。汉弥尔顿不理美国要西方盟国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的反华政策,决定开辟中国这个极其广大的市场,并于1960年秋主动派人到北京进行接触;同年11月,中国采购人员也随即到了蒙特利尔。当时中国粮食极端缺乏。1961年初,中国和加拿大签订了购买2800万蒲式耳和1200万蒲式耳(两项共合100万吨)谷物的协定;这第一项粮食贸易协定,是开拓性的,它为当时加拿大增长迅速的剩余小麦找到了一条重要出路,也在政治上打开了中国之门的一道小缝,这才使得特鲁多得以在1962年实现了访问中国的夙愿。

第一笔买卖做成之后,汉弥尔顿受到鼓舞,兴奋起来了,他立即继续着手与中国谈判签订长期粮食贸易协议。为此,他考虑拿出一个“以赠促销”的方案,赠送一批粮食给中国,以促使中国长期买加拿大的粮食。
  

当时,中国做外贸受到很大局限。中国受美国发动的反华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只能与苏联及东欧国家做贸易,外汇储备极其短缺,很难使用外汇支付粮款。两国在1961年关于长期粮食贸易的谈判中,中方动了脑筋,提出了一个使加方十分动心的方案:中国在今后两年半内要购买约500万吨小麦和128万吨大麦,条件是使用加拿大贷款、在加拿大销售中国产品以及签订长期贸易协议。中方谈判代表强调说:贷款是主要条件。

汉弥尔顿认真作了考虑之后,笑着说:“有数千年文明的中国人,缺美元却并不缺智慧。”
  

汉弥尔顿觉得这个方案对两国都大有好处,就打算接受。但是,这个方案在内阁讨论的时候,遭遇到很大的阻力。阻力主要来自政治层面。首先是内阁实力派的财政部长、外交部长竭力反对。因为银行贷款需政府担保,这就意味着加拿大实际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反对者还担心,中国会利用加拿大粮食提前建立军事储备。有的反对者还担心会遭到来自美国的报复,在防御问题上不予合作或是减少美国资本在加拿大投资。还有人担心中国人会赖帐。内阁为此争论不休。
  

当加拿大的内阁还在反复讨论的时候,中国人并没有闲着,也在与澳大利亚进行粮食贸易谈判。从香港获得的消息传到渥太华,汉弥尔顿敏感地意识到,这个消息表明加拿大有可能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最后,汉弥尔顿为了促成这宗对加拿大极其有利的长期粮食贸易,不惜以自己的政治生命来担保,将他的乌纱帽搁在总理面前作抵押!在当年4月间的一次内阁会议上,在反对派发言过后,汉弥尔顿站起来,大气凛然地扫视了会场一眼之后,严肃地向迪芬贝克总理说了这样一番话:“总理阁下,如果这项对加拿大国民极其有利的粮食贸易协议无法在内阁获得通过的话,鄙人作为管农业的部长,只好辞职。我在此声明,要是协议签订之后中国人失约赖帐,就免去我的部长职务,不过要公布我辞职的真实原因。总理要是不同意我辞职,就请批准给予中国贷款的条件。”
  

年近七十白发苍苍的老总理迪芬贝克听了,稍稍流露出一点惊诧神情,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在数次讨论这个问题时,老总理一直没有表态。此时,会议厅里已经静寂无声,反对者一个个目瞪口呆,没有想到汉弥尔顿会下如此大的赌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作押。
  

至此时候,需要老总理表态定音了。迪芬贝克在盛产谷物的加拿大西部担任过20年律师,深知广大农场主的切身利益。老总理沉默地环视着与会者,以极其平静的声音说:“看,你们看!这个人是真的要辞职了,你们都听见了,他是动真格的了!因为他相信这是完全有利于加拿大国民的方案。你们不赞成的话,是否准备作出同样的辞职行动呢?!”
  

老总理停了片刻,会场静极了,没有人再提出反对。
  

老总理微微点点头,说:“好了,好了。不要再讨论了。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1961 年

小麦局早在1961年就已经承认了中国

十数天之后,1961年4月22日中加两国在香港签订了第一个长期小麦贸易协定。协定规定,中方先付25%现金,其余部分使用加拿大贷款,期限9个月。实施中,贷款额后来突破达到1亿美元,因为中方买粮也突破了。通过第一个长期粮食贸易协定,加拿大共卖给中国3.62亿美元谷物,并自此开始中加两国持久的小麦贸易的历史。
  

1964 年

1964年3、4月间,汉弥尔顿卸任之后,偕夫人访问中国,得到周恩来亲切接见并设宴款待。

加拿大外交官在雪地没找到中国人,急起来了

斯德哥尔摩的2月是最冷的月份。这个北欧名城,在冰雪覆盖、银装素裹之中,冬天白昼特别短,冬至那天白昼仅仅有两个钟头。酷爱冰雪运动的瑞典人都利用短促的白昼,出到屋外来进行活动,使这个城市的严冬并不显得冷清。这个城市的东北是各国使领馆云集的外交使馆区,各国驻瑞的外交官及其家属也入乡随俗,对冰雪运动也很投入。
  

1969 年

1969年2月3日白昼,身穿运动装的加拿大使馆参赞埃德蒙,背着一双滑冰鞋,整天在这一带徘徊张望,却并不溜冰。眼看白昼的短短两个钟头就要过去了,他急了,便向法国参赞安德列询问:“怎么中国人就不出来玩?”
  

安德列说:“中国使馆当头头的都回国参加他们的‘文化大革命’了,留在这儿的部下都很谨慎,除了出门购物办事,一般都呆在屋里不出来活动。”
  

中国与法国有外交关系,两国外交人员都有来往,安德列也知道加拿大与中国尚未建交,就问:“你有什么事吗?我可以帮你转达。”
  

埃德蒙晃晃脑袋、耸耸肩表示没有,称自己只是好奇而已。
  

其实,埃德蒙可不是好奇,而是负有特殊使命。
  

昨日,加拿大使馆收到国内的一份密电,指示他们同中国外交人员接触,传递一条重要信息:加拿大政府已经决定承认中国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加拿大官员因此需与中国外交官进行会晤。接到这份指示电之后,玛格尔大使将与中国外交人员初次接触的使命交给了埃德蒙。两人进行了研究,由于近期在斯德哥尔摩没有重大的外交活动可以遇到中国人,于是就选择了在冰雪运动中进行接触,传达信息。
  

埃德蒙回到使馆,向玛格尔作了汇报。玛格尔决定让埃德蒙直接主动给中国使馆打电话。
   

1969年的2月初,外交口传来好信息,据中国驻瑞典使馆发来情况报告说:我使馆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加拿大驻瑞典使馆参赞埃德蒙打来的。埃德蒙说:“我奉上级命令同中国接触,要与中国外交官进行会晤,传递一条重要信息:加拿大政府已经决定承认中国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据外电自渥太华报道,加拿大外长米歇尔·夏普在议会的一次大会上宣布:我已经指示加拿大驻瑞典使馆同中国方面进行接触,转达加拿大政府关于两国在双方方便的时间和地点谈判两国关系问题的建议。
  

那段时期,周总理早已经注意到了,在西方世界的重要国家之一的加拿大,自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于1968年4月间出任总理以来,已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承认中国,与北京互派大使。特鲁多的多次讲话,并不是“光打雷、不下雨”,现在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传来的是实质性的信息。他当然感到高兴。
  

周总理细阅了答复瑞典使馆的文稿之后,在上面批示:“鉴于目前情况,可以向加方表示,我愿进行正式谈判。”
  

由于原任中国驻瑞典大使杨伯箴早在1966年被调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中国驻瑞大使的位置已经在斯德哥尔摩空置3年了,同时,周总理也在考虑派往瑞典的新大使的人选。

毛泽东圈阅同意周恩来的意见。
  

于是,中国与加拿大两国外交官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经过接触,就谈判的地点、时间和使用的语言达成一致后,中加双方各自任命了自己的谈判代表。1969年5月21日,第一轮中加建交谈判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进行。这一轮,中方代表为驻瑞典临时代办刘冀才,加方代表为加驻瑞典大使玛格尔,双方各有3名助手参加。谈判在双方使馆轮流进行。

要是吵架了,可以一同到王后岛中国宫去听一听回音壁。
  

飞机飞抵梅拉伦湖畔的斯德哥尔摩上空,从机舱鸟瞰,整个城市由10多个大小岛屿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陆地组成,城镇的红砖绿瓦像是一大把五彩斑斓的宝石撒在碧绿的湖海上,市区的楼房街市之间,许多条水道纵横交错,数不清的桥梁架在多彩多姿的水上。
  

身穿中山装的王栋,中等身材,看上去精明干练。他于1969年6月6日赶到斯德哥尔摩就任中国驻瑞典特命全权大使。他赶上了6月间在加拿大驻瑞典使馆进行的第二轮会谈。以后的会谈,中方都由他做首席代表。
  

中加建交谈判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方阐明建交原则,加方谈其主张;第二阶段,通过说理促使加方基本接受我方建交原则;第三阶段,讨论并草拟建交联合公报。

第一阶段谈了两轮,我方提出了建交三原则:
(一)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
(二)承认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断绝同蒋介石集团的一切关系;
(三)支持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地位,不再支持蒋介石的“代表”留在联合国里。
  

加方表达的主张是打算按中法建交模式达成协议,并想用承认中国来换取贸易、民航、领事、索赔、使馆待遇等一系列要求,还提出了两条建交原则:
  (一)对台湾地位、“一中一台”不表态;
  (二)对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不预先承担义务。

1969年10月14日中加建交谈判进入第5轮,开始转入对建交公报文稿和有关措辞的讨论。中方促加方就中方建交三原则进行澄清和纠正态度,鉴于加方回避在“一中一台”问题上表态,王栋大使指出对方言行实质上是搞“一中一台”,并强调说:“这是与你们所说的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是矛盾的。”
  

在谈判中,你来我往,王栋与玛格尔已经很熟悉了,谈判既有针锋相对的冲突,也有轻松友好的插曲。
  

谈判间隙,也有闲聊。
  

有一次,王栋问:“你们为什么不把谈判地点选在巴黎,中法关系、加法关系都很好,而且我们驻法国大使是经过长征的黄镇将军。”
  玛格尔答道:“我久闻黄镇将军大名,对其也很景仰,遗憾的是,选了巴黎将不是我与他打交道。我还是愿意选在这儿。开始我也对渥太华方面选择偏僻的斯德哥尔摩不理解,后来才知道,特鲁多总理觉得巴黎太热闹了,耳目众多,事还没谈成就会张扬得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的夏普外长说,在地处欧洲北边一隅的寂静古城谈判,当然就不容易泄密。”
  玛格尔说:“你知道吗,特鲁多总理给我俩有什么建议吗?”
  王栋说:“总理肯定预料到我们会吵架的。”
  玛格尔笑说:“你猜对了,他说,你们吵架了或是谈累了,可以坐街头的马车经过中世纪的街头,经古色古香的马车道,到临湖的一家中国餐馆用筷子进餐,然后一起乘一艘游船,过了好些个桥洞以后,上王后岛上去欣赏阿道尔夫国王两百多年前建的中国宫,这是国王赠送给美丽的洛维萨皇后的生日礼物。在中国宫的二楼,可以静心欣赏回音壁的动听音韵,这是仿北京天坛回音壁建造的。”



王栋吃惊地问:“你们总理为什么对中国的景物如此熟悉?对这儿的景物、道路也这样熟悉。”
  玛格尔说:“特鲁多总理青年时代去欧洲读大学,然后来了一次骑摩托车的环球旅行,在新中国建国之前就到过中国;1962年他又去中国作了一次考察旅行。”
  两个大使真的相约一起到城郊的王后岛去参观中国宫(China Slot)。王后岛上的中国宫是瑞典首都很著名的古建筑,始建于1753年,当时整个欧洲都在推崇中国文化,瑞典国王阿尔道夫·福雷德里克就建了一座木结构的中国宫殿,送给王后洛维萨·乌尔里卡做生日礼物。10年后,1763年,兴致勃勃的国王又下令以土石结构重建。1959年,新中国建国10周年之际,现任国王古斯塔夫六世·阿尔道夫同意重建,还邀请了中国古建筑专家指导,经过8年多的精心修缮,1967年终于焕然一新。尽管王栋此前还没有游览过,但是他是北京人,自小…对京城的景物极其熟悉,小时候就常与伙伴们到北京故宫、颐和园、天坛、地坛等地去玩耍;于是,此次游览中国宫,王栋就亲自担当讲解,看见什么讲什么,向玛格尔大使介绍。他结合中国文化背景,介绍这座中国宫里的主殿、回廊和侧殿,殿里的中国特色的陈设,不同房间里摆着的中国瓷花瓶、茶具、漆器、宫灯、象牙宝塔、文房四宝、泥人、中国算盘、杆秤等,讲解着墙上挂的中国山水、花鸟画及书法、条屏等。王栋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最后,在主殿二楼的回音壁前,倾听了奇妙动听的回音之后,王栋讲解了它的结构原理。
  玛格尔听了格外兴奋,说:“王大使,完成加中建交谈判任务之后,我第一件事就是要访问北京。”
  1969年12月间,中加建交谈判正在进行的时候,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的会议大厅里,第24届联合国大会表决中国代表权问题,加拿大仍按过去的做法投票支持美国提案,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中国立即作出了反应,北京不得不指示中方代表对谈判进行“冷处理”,在数月里不与加方联系。
  这就使谈判出现了一个曲折,暂时中断了。

1970 年

汉弥尔顿:小麦局早在1961年就已经承认了中国

1969年圣诞与1970年新年都过去了,再过两三个月特鲁多执政就整整满两个年头了,他希望在此之前能宣布承认中国。他听取了夏普外长的汇报,得知中加建交谈判卡壳了,卡在台湾问题上。  他听汇报时眉头皱起来了。

夏普告辞走后,他就换上运动衣去滑冰。他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遇到什么难题,就去滑冰。他来到河边时,遇到了汉弥尔顿一家人溜完了冰正要回家。汉弥尔顿现在是众议院议员,尽管是在野党进步保守党的骨干人物,却是力主与中国建交的。汉弥尔顿朝他竖起了一只大拇指,问:“北京的事,怎么样啦?”
  

他说:“正在进行。还有问题要解决。”
  

汉弥尔顿听出此话的含意,就笑说:“你需要的话,我们可以谈一谈。”
  

汉弥尔顿前些年任农业部长时卖小麦给中国搞的小麦贸易,曾在政界引起过不小的争议,并使其在加拿大很有些影响。

特鲁多开玩笑:汉弥尔顿同志可以代表中国……
  4月的一天,特鲁多来到议会大厦的小厅里与汉弥尔顿同喝咖啡。汉弥尔顿见过周恩来,进行过推心置腹的长谈,其中谈到过台湾问题。
  特鲁多说,现在遇到的难题就是台湾问题,建交谈判的情况表明,中国方面对台湾问题极其重视、极其敏感。汉弥尔顿回忆说:“周恩来总理谈到台湾问题的时候,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周恩来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与美国之间惟一的重大分歧,必要的话中国准备再等50年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所在的政府内阁,迪芬贝克总理是有过承认中国的想法的,但是一接触到很实际的台湾问题,当时就感到实在太棘手,特别是美国的干预与制约,使想法未能实现。”
  特鲁多说,当其还是一个无党派的青年学生的时候,自由党的圣劳伦内阁就打算承认北京政权,那个时候莱斯特·皮尔逊担任外长就在英联邦的科伦坡会议上提出了承认中国的建议,正在此时,内阁政府接受了美国提供的不准确情报,使加拿大不幸卷入了朝鲜半岛上的那场战争。他很有感慨地说:“这是一场与中国为敌的战争啊!政府很快就清醒了,认为指责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是'不成熟的和不明智的',并要求尽快结束战争。”
  特鲁多说:“后来,我加入了自由党,给已经担任总理的皮尔逊做秘书,他就很有感触地对我谈起过朝鲜战争的教训:加拿大在朝鲜战场有1500多人伤亡,付出的代价够大了。停战之后,政府是接受了教训的,不久,美国在马尼拉组织针对中国的东南亚条约组织,我国就谨慎地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皮尔逊一再坚持认为,加拿大不应受美国对台湾义务的约束,我们是很愿意同中国建立正常关系的。”
  汉弥尔顿说:“在我当部长跟中国人做成第一笔小麦买卖时,美国人马上就作出了反应,禁止向我们进口装卸粮食用的真空泵,还禁止美孚石油公司向我国运粮船只提供燃料。迪芬贝克总理与我都极其恼火,迪芬贝克曾对美国大使说,你对肯尼迪总统说,假如这只鞋套在你们美国人脚上,你们会有什么感觉?!”
  特鲁多笑了:“套鞋,套在美国人脚上?!哈哈,迪芬贝克的比喻真贴切。美国人现在竟然说我是'共产党人',有一家报纸甚至列举了好些事实证明我是共产党,说我1949年在魁北克支持过有名的石棉工人大罢工,1952年还去莫斯科参加过共产党人的会议,1953年还因此拒绝给我去美国的入境签证。”
  特鲁多说:“尽管有美国和加拿大国内右翼势力的反对,现任内阁还是要承认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已经迈出了一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的政府,我一直认为我们作此表态已经足够了;至于台湾岛是属于中国领土主权范围的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是无须由加拿大表示赞成或者反对的。”
  汉弥尔顿问:“为什么呢?”
  特鲁多说:“就同我们从不要求同我们建交的国家承认北极圈地区是加拿大的领土一样,我们也不愿对别国的领土承担义务。”
  “不。我觉得中国人自有他们的道理。台湾问题与北极圈不同,北极圈范围里没有任何政府声称要代表整个加拿大国家。”汉弥尔顿不无忧虑地接着问,“报纸上说,去年底第24届联大表决中国席位时,我国代表仍然投美国提案的票,就有一个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问你,为什么你反复表示不看美国的脸色而要承认中国,加拿大又在联大跟着美国的投票。”
  特鲁多说:“对于加中两国关系正常化,中国人还提出另一个前提,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我们应从法理上说,我们也不能对属于将来的行为预先承担义务。”
  汉弥尔顿笑了:“我们既然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在联合国里当然应当只能由北京政权代表中国。北极圈里的那些北极熊居民们,是不会要求在联合国里占据席位代表加拿大的。”
  特鲁多乐得哈哈大笑,就开玩笑说:“应该称你为汉弥尔顿同志,代表中国与我们进行建交谈判。哈哈哈。”
  两人都相视而大笑起来。一个是执政的自由党领袖,一个是在野进步保守党骨干、众议院议员,他们的笑声表明,对于尽快承认中国的立场是一致的。

独特的“加拿大方式”解决了建交谈判中的难题
  中方沉默了整整五个月。1970年6月,谈判又恢复了。加方懂得了台湾问题在中国人眼中何等重要了!王栋诚恳地告诉对方,英国一方面承认中国,另一方面在联合国追随美国阻挠中国恢复合法权利,周恩来总理就对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说:你们承认了新中国,但在联合国又承认了另一个“中国”,而我们只承认一个英国,这是不公平、不平等的。
  王栋强调说:“鉴于过去加方关于台湾问题的错误言论,为确认双方协议立场,并正视听,建交公报在文字上应该明确地体现出建交原则。”

玛格尔表示:加方明白了中方的立场,不再坚持涉及“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错误主张。
  曲折过去了。1970年6月至9月,恢复谈判之后谈判的频率加快了。
  9月17日,中加建交谈判第14轮在加拿大驻瑞典使馆举行,谈判取得了突破,双方接受了如下表述──
  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拿大政府注意到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
  加拿大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取得这样的突破虽说也是必然,但是来之不易。
  10月10日,中加建交公报签字仪式在加拿大使馆进行。中国方面由王栋大使,加拿大方面由玛格尔大使,代表各自政府在中国-加拿大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上签字。
  建交公报主要内容分为4段:
  1.自1970年10月13日起,两国政府互相承认并决定两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
  2.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拿大政府注意到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
  3.加拿大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4.两国在建交后的6个月内互派大使。
  在以上4段中,关键段落是第2段和第3段。其中第2段中“加拿大政府注意到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尤其是“注意到”就是加拿大方面提出方案的原有的措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加拿大方式”。中方既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也照顾到加方的情况。
  10月13日,双方同时在各自首都公布建交公报。
  中加建交公布之时,第25届联合国大会正在纽约进行。不久,联大投票表决阿尔巴尼亚等18国联合向大会提出的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加拿大的做法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震动,促进了好几个处于犹豫状况的国家与中国建交,投票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特鲁多苦心准备了访华礼物:白求恩大夫的遗物
  1973年10月金秋,特鲁多以总理身份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亲自到首都机场迎接。
  特鲁多总理是携带着结婚不久的年轻夫人玛格丽特来访的。特鲁多为这次访华,做了精心的准备。
  特别是为准备赠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费尽了心思。送什么呢?特鲁多为此召开过专门会议,搜集来的建议五花八门,然后进行筛选。有的说,中国有久远古老的文明,我们就送加拿大印第安人的艺术品面具或者图腾柱;有的说中国移民对加拿大铁路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送一座表现此华工茹苦含辛修铁路的造型铜雕;有的说送加拿大特产,例如世界闻名的艾伯塔牛、北美麋鹿或者北极灰熊;还有的建议赠送在加拿大博物馆珍藏的一两件中国古文物;还有多年卖小麦给中国的西部农场主们,愿意捐款买几台拖拉机等农用先进机械送给中国农民……
  据说,这些建议数不胜数,有数十份之多。对大部分建议,特鲁多都没有表示什么意见,但是将加拿大珍藏的中国古文物回赠北京的建议,他一听说后立即表示反对,他懂得中国的近代史,从中国流失出国外的文物,不是偷的就是抢的,以此做礼,搞不好会伤害中国人的感情,使自尊心很强的中国人受到侮辱。
  后来决定送的礼物契机是这样的。夏普外长告诉他,听说不久前,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行的一次礼仪活动,其中给各国外交官猜的中国灯谜中,有这样一条:在这个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熟悉历史的人猜是加拿大自治领政府首任首相约翰·麦克唐纳,爱看电影的人猜是著名影星萨瑟兰,也有人猜是现任总理特鲁多。最后是刚随父母移居法国的一个中国小学生猜对了,是──白求恩!当时,在场的一个加拿大驻法外交官说:在加拿大,没有什么人知道白求恩是谁。但是,出谜语的中国大使馆职员解释说: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在中国家喻户晓,连中国的中小学教科书上都在讲白求恩的故事,8亿中国人,至少有6亿知道,理所当然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
  特鲁多听了这件事陷入了沉思,回忆起他从政前,率领法语地区的文化代表团访华时,在中国各地考察访问,所到之处,人们一听说他们来自加拿大,脸上就会出现发自内心的真诚亲切的笑容,就会得到格外热情的款待。“白求恩”的名字可以成为在中国受到亲人般款待的通行证。
  特鲁多深知白求恩名字的奥妙,它是联系加中两国的精神纽带。他让人到安大略省白求恩的老家去了解,获知白求恩生前在家乡尚留有一批遗物。特鲁多很高兴,觉得找到了访华时赠送给中国人民的最好的礼物:白求恩生前使用过的医疗器械。
  周恩来很感谢特鲁多所赠送的这些珍贵礼物。

10月13日,在特鲁多举行的告别宴会上,周恩来对特鲁多说:加拿大在1970年承认了中国,在70年代北美是第一个;中加建交推动了一系列欧洲的西方国家采取同样的行动。周恩来还指出,加拿大与中国建交并在联合国大会上投票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极大。


前进 达瓦里希 / Вперед товарищи / Forward Comrade

儘管右派的攻擊好像很猛烈,可是在youtube上還是喜歡的人占絕大多數:



這個版本可以留言:




原作者的题目是纪念苏德战争爆发,他也把部分不和谐的内容删了,幸好有人把原作保留了,我才能恢复他的原貌

原作者的版本 :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9&TopicID=4026569

有人保留了作者的原装版本
http://xuanmanstein.wordpress.com/2013/06/22/《前进,达瓦里希》一个80后胡同串子观感/


经过我的修改:

作为一个80后,很惊异这个作品出自一个90后之手。在我看来,这个短片表面上是在缅怀苏联,描写苏联解体前后,其实是“贾宝玉叹晴雯,哭的是自己。”描写的是一个孩子眼中80-90年代北方城市的生活变迁。没错,正是我的童年和经历。

苏联的这条线索不提了,我打算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个是80-90年代这个时期儿童的个人生活感受。

作为个人,小女孩的经历和感受,就是很多人经历过的感受过的,在这个时期,有无数的人经历了“拆迁上楼”这个过程,以孩子的视角反映了这前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感受。

1 开篇第一句台词

”这就是我的家,当然不是这些破烂的平房“。

个人角度:

这句其实是正话反说,拆迁前的物理意义上的“家”,就是破烂的平房。帝都南城二环外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都是这种样子。当然比画面里稍微现代点。

虽然在50年代初爷爷奶奶那辈就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虽然父母在工厂、机关工作,但其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难说是现代的,或者工业化的。和片子里一样,家里也养过很多小动物:猫,鸡,鸭,刺猬,乌龟,青蛙,至于夏天,还有各种草虫:蝈蝈,蛐蛐,油葫芦……这种半乡村的生活对我来说一直持续到拆迁为止。

国家角度:

破烂的平房是80年代刚刚改开,显得贫穷落后的中国。

2 积木的大楼

个人角度:

这个“家”是小孩子玩游戏、展开想象的精神家园。

可能是积木,可能是工厂学校的沙石堆,煤堆,或者是某处废弃的房子的房顶。总之,往往是大人不关注的角落,只有小孩自己才知道的“秘密”的地方。

国家角度:

共产主义大厦。

党通过干部 宣传,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目的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居者有其屋,自在生活的大同社会。

3 妈上班,把楼踢了

小孩子茫然说“再见,同志”

个人角度:

小孩长大了,大人不再陪小孩玩了(或者,不再像小时候那么认真地陪小孩玩了)。大人也不会重视孩子游戏的感受:泥巴、沙土堆出来的“房子”会被踩掉;小儿书、漫画书会被忽然卖掉,丢掉。

国家角度:

改革开放了,党中央不再重视意识形态了。干部、群众都不再是重要的,外资才是重要的。随着妈妈走过去,画面也从理想变成现实。意识形态上是一种”放羊”的状态。

“再见,同志”,其实是对前30年的那个TG告别:”再见了,那年那人那党”。

4 妈妈说并不是所有的人 . . .

妈妈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建设,但并不能否认他的伟大,我们的战士,神圣的信仰,永远都不会磨灭。

个人角度:

那时候接受的教育作为一种惯性,还是重视社会主义的: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为了抢救山林而死的赖宁是少年英雄。挖社会主义的墙角是要被BS和批判的,老师会因为学生写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严厉批评,找家长来一起挨训。

国家角度:

当时的宣传,即使不再是”共产主义大厦”。起码也还是”共同富裕”。最后,对毛的评价起码还是三七开。

5 游戏

捉贝利鸭

个人角度:

父母是双职工,儿童时是很自在的,可以和小动物玩,也可以和其他小孩子玩。

不像现在的小孩很早就要学英语,参加各种补习班(当年奥数是小学四年级了才去学的)。那时的孩子的精神生活,游戏时间其实是很多,而且那时的城市还没有这么多多楼房和汽车,有很多这样的空地或者安静的角落,所以,童年其实还是很幸福的。

而且游戏的时候是很有投入的,就像小学课文里那个站岗到天黑的苏联小男孩一样。扮演李向阳和铁道游击队,把废弃的工棚当成火车车厢,把房顶当成车顶。像《桥》里一样,模拟大家对表,然后特务进来……

国家角度:

中国当年和苏联一样,也是党派干部领导一群”泥腿子”,人拉肩扛建立的国家

6 突然早回家的妈妈、死宠物、卖书

是一个转折,孩子眼中的生活从此急转直下。

个人角度:87-88和92-95的涨价。同时 “第二职业“开始兴起。机关单位流行”下海经商“,孩子当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此外,宠物死了或者小朋友搬家转学了,也确实是我当年最痛苦的时刻。因为陪自己玩的玩伴又少了一个。养的两只猫死的时候,哭了好几天,以后再也不养动物了。

国家层面:

卖书。好熟悉的台秤。当时科研单位军工单位都普遍不景气。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国家层面:80年代末,已经认同西方政治、经济思路的高层改革派,从国外带来的各种改革改制方案,就好像突然回来的妈妈一样。干部和群众都不太明白……

卖书。好熟悉的台秤。当时科研单位军工单位都普遍不景气。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7 拆迁

个人层面:

无数家庭经历了拆迁上楼。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大多数人,大多数家庭来说是喜悦的,欢天喜地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但就是有片中小女孩一样觉得生活方式改变并不好的。对“大杂院”“筒子楼””城中村”的生活依依不舍,对新的生活感到陌生和不舒服的人。比如我。

而且,妈妈对宠物的看法和态度就是包袱和累赘

而这时的中层干部,除去少数参与瓜分国资的盛宴的之外,更多的就和这个小姑娘一样,只是在被动跟着走。自己也茫然,不理解。

国家层面:

90年代,开始真正大张旗鼓走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拆掉破烂平房是大小国企、工厂。被拆掉卖掉,无保下岗,50往上的有伤病的内退,看不起病在家等死;就像死去的”老咪”和”Felex”;还年轻力壮的,可以去再就业,资本家的血汗工厂,包身工的命运在等着他们。就像”贝利鸭”他们:(王记骨头炖菜馆 - 忘记骨气?)



而且,妈妈对下岗工人的看法和态度就是包袱和累赘,地雷阵的名言”我只管钱从哪来,人往哪去”。手段是只怕太慢的”三年脱困”,妈妈这句话很应景:(快点啊,磨磨蹭蹭)


而这时的中层干部,除去少数参与瓜分国资的盛宴的之外,更多的就和这个小姑娘一样,只是在被动跟着走。自己也茫然,不理解。

8 上楼

“我们的大楼会不会被美国炸掉?”

这句明显是今人才能问出来的,是一种后人追记和讽刺了。当时“上楼”的人们可没考虑这么多。在当时大多数人的眼里,“美国”就是伟光正,先进,发达,完美的象征,直到99炸馆。

从这点上来看,现在还有很多人对美国的看法停留在80年代,永葆青春乎?冥顽不化乎?


9 积木被忘记了

床上来了新玩具。

个人角度:

随着成长、搬家,总要丢掉很多旧的,很珍惜的东西。对我来说是养青蛙的水缸,养刺猬的木箱子,福万的1/48的坦克模型,发黄的小儿书……

国家角度:

上楼是经济起步了。而积木是居者有其屋的理想,象征着共同富裕,群众路线……渐渐的,人们开始发现:这些“不会忘记带了吧”?

妈妈的答案是“新家要有新玩具”,新的经济基础要有新的上层建筑嘛。方方面面都在与西方接轨,从城市面貌,到生活方式,到思想。此外,80后是在“中日夏令营”这种段子下成长的,从小最讨厌的就是“一个叫外国的地方住着一群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这种落差之下,基层干部群众“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也就是自然的了:

10 看到苏联解体消息,妈妈“背叛”了。

个人角度:

更多是反映一种随着成长,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感受。苏联解体的消息其实对当时的小孩子到没这么大冲击。听到大人们讨论各种洋玩意其实好奇跟风的更多。

国家层面:

“妈妈”对于苏联解体是开着静音,没有任何感觉的。而且正在切磋“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嗯。社会主义理想消失,腐败盛行,和西方接轨,引进各种新鲜东西。

“妈妈背叛了我们,他们都背叛了我们!”。我立刻想起下岗改制过程中,街头巷尾那各种骂声。从以前“爱厂如家”,“心贴布,布贴心”到“谁家孩子谁抱走”“腾笼换鸟”“买断工龄”……在大多数基层群众眼里就是背叛。而很多中层干部,可能今天在劝说工人下岗,明天下岗的命运就落到自己身上。感受和“小女孩”差不多:

11 小女孩飞奔到拆迁工地

回忆起想象中和小动物们参加卫国战争,保卫倒塌的积木。

为什么不哈苏的人看了这段也会感慨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幻灭”吧。

个人角度:

我确实回到已经被拆掉的“家”去看过,回忆以前“好时光”。消失的是整片街道,大部分小时候的活动空间。通过对童年自在生活的美化的回忆,由此一种对成长过程的反思和回忆,对现在长大以后“压抑”“紧张“的生活的排斥与质疑。

从小到大这个过程,失去了什么?有些再也找不回来了,值得吗?

国家角度:

通过小女孩去回顾苏联卫国战争(t34/76 La5)和内战的场景(装甲汽车,布琼尼帽),体现了苏联对于中国意义:苏联从生到死都在给中国做老师,从正面老师到反面教员。

小女孩视角下的保卫国家的回忆+苏联解体的结局,完全符合悲剧的审美价值:创造->幻灭。中国的中下层因为不希望自己真的经历苏联解体之后的结局,不由得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不难想象,这种结局加之与我们会是怎样:

当年能造出T34的伟大工业化国家,现在堕落到了靠买资源能源过日子。要从中国大量进口拖拉机和重卡了:

当年那些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流血牺牲的烈士们,如果最终就是这么个结局,那么他们当年的奋斗和义无反顾,还值得吗?!

活着的人,对得起他们吗?!

“阶级的部队,阶级的英雄,阶级的意志,阶级的心”……随风而逝了吗

这段既是在缅怀苏联的成就,为解体而惋惜,同时也是在缅怀老一辈的TG和 担心中国将来是否也要重蹈覆辙?我们也会经历去工业化,也会丢掉自己的英雄么?

用孔庆东在《国文国史三十年》里的话来说就是:”从理论上说,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但是如果哪天党不代表人民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断裂的时候(比如那个逯军),你选择站在党一边呢,还是选择人民一边?

显然片中的小女孩是选择了后者。她找回了积木,虽然已经倒塌了。她的衣服换成了卫国战争时的军装,拿起了波波沙,守卫着这堆积木。反映了一种对曾经的”集体主义“观念的肯定与认同。能找回来,别丢了,说不定以后就能重新搭起来。

12 其他

Felex把“最高指示”交还给她:“前进,同志”。嗯《儿童团团歌》、《少先队队歌》其实大家都会唱的,都能记起来的。

此外,对于“妈妈背叛了我们,他们都背叛了我们!”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虽然片中给出的回应是片名”前进,同志“。但是对于俺们这代人来说,国际歌就是现成的答案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用革命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前汉亡了有后汉,他们不干我们干”。

以上,就是一个30岁的胡同串子的观后感,一个城市中下层对80-90年代社会剧变转型期的经历与感受。

--------

小時候住在郊區,養過很多小動物,貓,狗,還有其實鵝都是很有人性的動物

東北和西北接近俄羅斯,受到蘇聯的影響也比較大,土地,食物,石油等資源豐富,在毛澤東時代應該是全國最富裕的地區,記得小時候和媽媽走水貨到大陸,其中一件貨品是部大型電視,聽親戚說是要賣到黑龍江,那時候就很好奇黑龍江是什麽地方,爲什麽會這麼富有?香港人都未必有的大電視他們卻可以買得起?80年代初期,香港正陷入經濟低谷,很多企業面臨倒閉,但又未能北上,那時候到廣州,覺得沒有聽說的那麼落後,不少文革時期的標語也還在。

九十年代初期,傳銷業盛行,那時候大陸可能還不知道它是什麽,沒有禁止,東北婦女參與的人數應該算不少吧,片中媽媽可能就是其中一份子。

共產主義信仰失落,各種正教邪教就乘虛而入。

8964東北人支持政府打敗了反動勢力,但後來東北的“改造”,卻造成數以百萬計下崗工人出現,男的成為黑社會,女的 . . .

東北是共產黨起家的地方,權力的基礎,不能動搖,所以就有後來振興東北的計劃。

64事件


(轉)


`64事件`有死人是真,死了300多人.
但九成是在6月3日晚入城時長安大街以西的衝突死亡
而現今很多人卻被誤導成`6月4日清晨`軍隊屠殺了幾千名手無寸鐵學生的`64事件`
事實上完整的拍攝片記錄了學生當時是和平徹離天安門廣場.
可笑的是這些和平徹離天安門廣場的學生領袖,西方傳媒卻在幾天後把6月3日和6月4日的片段剪接
幾秒幾秒的片段剪接大電影的屠殺型像.
有空的話請看完整無剪接的64歷史片段
歷史的空白 六四解放軍清場片段1 HQ 柴玲叫囂死守廣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dNg469JRl4&feature=related

歷史的空白 六四解放軍清場片段2 H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Pm8janPAbo&feature=related
歷史的空白 - 解放軍清場片段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ra2M7sKLaU&feature=related

六四事件之『支聯會』黎洪欺騙香港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Oa29HiEn5o&NR=1

?六四睇真D? - 大話精逐個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A8jd39m6w&feature=related

六四天安門擋坦克的王維林並沒有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MWMEm5mdjc&NR=1&feature=fvwp

暴徒殘殺兩軍人實況 (六四事件) Tiananmen Squar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HV076ZL4AE&feature=related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wikileaks/8555142/Wikileaks-no-bloodshed-inside-Tiananmen-Square-cables-claim.htm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wKx02ClIA8

http://hongkongfirst.blogspot.hk/2012/06/23-d05-by-2012-06-09-23-269-deputy.html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12109850